思考

全面思考:Mac + iPhone 效率加速之战略篇 && 战术篇

战略篇 * 自定义,定制化(命令行,快捷键,样式,内容) * alias 常用命令 * 修改快捷键 * 自定义样式/内容(@Chrome 强大但界面依然可以简洁无比) * 发现问题本质,从根源解决问题 * 比如桌子离插头太远不好插插头,那就把桌子「整个」移动一下而不是换一个座位 * 比如小拇指比较难按 Ctrl,则可以把 Caps Lock 键更改为 Control 键 * 减少切换,专注,写出东西才是最终的目的 * 开始工作之前,区分工作区 * 工作中,理想情况下无需切换当前工作区 * 在当前工作区切换软件,而甚至不用看到其他软件的运行状况 * 自动隐藏 Dock 栏,结合 @Alfred 根本没有必要去关注它。 * 只完全隐藏菜单栏的图标 * 自动隐藏的意思其实就是会自动显示,容易误触 * 特别是依赖于在触摸板上划切换全屏时 * 或者思考用快捷键(@ShiftIt)代替上划?
吕立青

敏捷写作:macOS 环境下写作系统的最优配置

敏捷与个人成长 工具不再多,而是要定制化,深度适应个人需求,并应当 infrastructure as assets,每个程序员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工具箱,这些基础设施的配置是伴随一个人最珍贵的资产,这绝对是这个成长期需要注重的事情。 就像软件开发一样,一个人的成长也应有自己的方法论。人的一生若是顺风顺水一成不变的话,那未免太无趣了,正是由于世界的未知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不一样的经历才会让人感到惊喜和有趣。 新时代新变化,而敏捷中最重要的一大前提就是「拥抱变化」: * 估算 >-< 不用执着于计划,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 小步迭代 >-< 挽起袖子就是干,避免完美主义失败恐惧症 * Retrospective >-< Reflection * 学习型组织 >-< 此刻没做好是因为过去没学习,从此恶性循环 * 非单一角色,可靠交付为导向 >-< 全栈性选手,懂得直击要害
吕立青

随笔:关于选择、时间和注意力

前阵子对生活太没追求了。 沉浸进去,而不是在那之前漫无目地得把精力浪费在选择之上。 这个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做选择,这也是最最最耗费一个人精力的事情,而一个善于管理的人一定是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是最能做出正确选择的,而其他非最佳时间里,就会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得休息,养精蓄锐为下一次征战做准备。 而我,恰恰不是这样的人。 但也是能享受到沉浸的如此快感之中的,只是这种感觉越发得少了。没有了高考备战做题时的专注,也没能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有过安静的时刻。说到底,其实互联网时代各类软件对于人的注意力是有极大伤害的,各大厂商都在极尽所能地吸引流量,以此找机会变现。而打擦边球的黄色信息则是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类转化手段,再者,就是各种世界罕见的奇闻轶事让有些人企图多一些吹牛逼的资本。 反正呢,就是在这样那样的时间黑洞里,光阴在毫无察觉之中就被吸取殆尽了。 我有想过,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就只会专注于其中,其他事情一概不去过问。但事情却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生活本无麻,我也没办法把其他事情全部都摒弃不顾。而在这样那样的琐事当中,我就像完成任务一般无趣地打量着。过得也是真无趣,给予目标的时间不可能永远
吕立青

从需求出发:再谈 macOS 下的 Mission Control

从需求出发 所谓需求,也是在正确的时间里面做最有价值的事情,哪怕是用户体验做得再好,不满足于需求也是白搭。而且,这种需求必须是强需求,或者是解决了不得已的工作,或者是减少了重复工作。 可能不算是原则的原则: * 适应比变化更有用:macOS 本来就很好用,自带的原生 App 都已经足够好用,优先使用这些 App 才可以更好地融于 Mac 系统。 * 抓住重点:只替换常用软件即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比如看电影或者听歌的播放器只需要用自带的即可。 * 减少迫不得已:比如说使用盗版软件,折腾成本过高的东西就不要折腾了。 使用电脑无非就是日常使用和工作娱乐需要,简单分个类, 有网或者是没网这种情况的分类是不够明确的,因为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有网的。具体的软件列表就不列出来了,网上可以找到很多最佳软件合集。其实还是得在日常使用中,敏锐得发现自己的不爽之处,然后根据所谓痛点再去找相关工具,若是没有那就自己创造一个,很多伟大的产品就是这样产生的。 Mission Control 与多任务 区分工作台 之前一直没有利用系统的多桌面,刚刚尝试了一把,真是酷炫叼渣天。发掘最深的需求应
吕立青

谈谈效率:工作与生活、压力与负担

卧槽,这歌好 Hi~ 脑袋是很受情绪影响的,但是情绪又是可以由身体变化影响的。比如,听嗨歌可以带动身体,而身体跳动起来也是可以带动情绪的。不开心的时候,强行把嘴角上扬,也是可以让心情好那么一些的。 工作就是工作 所谓效率,不过是追求更短的时间完成相同工作量的事情。 而完成之后所剩下的时间,你就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 写文章吖 * 做更多的工作吖 * 休息吖 * 锻炼身体吖 总之,工作就是工作,快速完成工作需要效率,但目的也是为了享受工作完成之后的生活。如果能够快速完成工作,但是在那之后却依旧在工作,没有做更有价值的事情,那又有何用? 现在的中国节奏确实很快,好像一旦慢下去就要背负罪恶感一样,因为总有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可能在国外或者中年人会不太一样,完成工作之余,便是放下工作享受生活。不追求加班,也不刻意追求完成工作的效率,在固定的时间里完成该完成的工作就好。 但至少,这不该是我们年轻人的状态,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年纪,现在不努力,现在不奋力奔跑,那又要在什么时候才开始努力呢? 压力和负担 甚至于,这里会引发出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年轻人要努力
吕立青

个人知识管理:知识的三种形态

知乎上对于 PKM 的话题描述: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 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进行着个人知识管理(PKM),从学生时代上课记笔记到现如今四处 Google 搜寻资料,准备 Presentation,都是在一步一步将接收的信息转化为内化的知识。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可以说从未像如此一般廉价,但是再好的知识若是对个人没有产生价值的话,那也只不过是一种信息噪音而已。而对于 Knowledge 的认识,个人倾向于将其分为三种: 1. 已内化的「知识」:由内而外地可以随时随地向他人展现的东西,已经深入学习过的并且能够不依赖外部任何工具就能实现,比如写作、专业技能、情绪管理、思维方式等等。 2. 可整理的「资料」:通过整理后所产出的可文本存储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整理这一步。例如我收藏下来的文章和自己所写作的内容,以文本的方式保存在电脑中,通过 Git + Cloud + Markdown + Editor 完美得达到记录、备份以及分享的目的。 3. 不可控的原始「材料」
吕立青

随想:没有比这更好的状态

马上就要进入到第三个月,下一周就要进行第二个月的 Interview++了,心情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忐忑与不安,相比于第一个月自己当然要做得好些,但依旧还是不够。其实我也不知道在这个时间点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该给自己定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Checklist 里面能做的内容已经至少完成一遍了吧,但是「做到」一件事情是 0 到 1 的过程,跨过了就跨过了,而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已经不再是一次性就能够成功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实事求是,排除情绪的干扰,客观公正得看待自己身上的一切。 英语不好就是不好,没什么好自卑或者抱怨的,该提高的就是要去提高,而且这也不是一次性就能达到某一个水准的。技术上学习得快,这确实跟之前的积累有关,也跟自己的兴趣、思考和日常涉猎有关,但与此同时忘得当然也快呀不是吗? 在项目上的贡献暂且达到了一个新人所能做到的程度,但是自己也期望在完成基本任务之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一些项目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总结,需要积累经验,需要进一步优化基本工作的效率。最终目的就是要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把日常积累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吕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