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立青

吕立青

想做产品,却误入程序世界爱上写作的摄影师。

什么才是真正的 RESTful 架构?

更多内容请看我最近在写的一本小书:《Microservice 最佳实践之路》,实为项目上的踩坑手册。 What? Wikipedia: 表征性状态传输(英文: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简称 REST)是 Roy Fielding 博士于 2000 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来的一种软件架构风格。 Roy Fielding 是 HTTP 协议(1.0 版和 1.1 版)的主要设计者,事实上 HTTP 1.1 规范正是基于 REST 架构风格的指导原理来设计的。需要注意的是,REST 是一种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如果一个架构符合 REST 原则,我们就称它为 RESTful 架构。 Why? 在「远古时代」
吕立青

GitHub开源项目源码十阅(1):getAwesomeness

GitHub 开源项目:getAwesomeness repo url: https://github.com/panzhangwang/getawesomeness/ time: 2 days 项目乐趣 近来 GitHub 上面的 Awesome 系列真的是灰常之多呀,各种关于语言、框架、工具等一切都可以分门别类地收集到Awesome XX里面,而更有甚者的就是这个项目,做Awesome XX系列的Awesome超级大集合。暂且不讨论这种超级集合的优劣,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快速获取相关资源的方式,而与此同时可能带来的知识重复性和饱和度,以及集合过大从而导致的内容稂莠不齐等问题,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方面,其实就是人性的一种原始欲望,在这个资源如此充裕并且唾手可得的时代依旧满足了现代人的收藏癖。 而自己当然也是有类似的需求的,这样一种更高一层的思考,以及展示的方式也让知识的流通更加方便和美观,这跟自己关于「知识流通起来才具有价值」的价值观也有契合。与此同时,在更高层次或框架上来思考的话,也是满足于自我知识展示平台应用的一种方式。 其他想法: * 挖掘其所有已具备功能和可改进
吕立青

从需求出发:再谈 macOS 下的 Mission Control

从需求出发 所谓需求,也是在正确的时间里面做最有价值的事情,哪怕是用户体验做得再好,不满足于需求也是白搭。而且,这种需求必须是强需求,或者是解决了不得已的工作,或者是减少了重复工作。 可能不算是原则的原则: * 适应比变化更有用:macOS 本来就很好用,自带的原生 App 都已经足够好用,优先使用这些 App 才可以更好地融于 Mac 系统。 * 抓住重点:只替换常用软件即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比如看电影或者听歌的播放器只需要用自带的即可。 * 减少迫不得已:比如说使用盗版软件,折腾成本过高的东西就不要折腾了。 使用电脑无非就是日常使用和工作娱乐需要,简单分个类, 有网或者是没网这种情况的分类是不够明确的,因为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有网的。具体的软件列表就不列出来了,网上可以找到很多最佳软件合集。其实还是得在日常使用中,敏锐得发现自己的不爽之处,然后根据所谓痛点再去找相关工具,若是没有那就自己创造一个,很多伟大的产品就是这样产生的。 Mission Control 与多任务 区分工作台 之前一直没有利用系统的多桌面,刚刚尝试了一把,真是酷炫叼渣天。发掘最深的需求应
吕立青

谈谈效率:工作与生活、压力与负担

卧槽,这歌好 Hi~ 脑袋是很受情绪影响的,但是情绪又是可以由身体变化影响的。比如,听嗨歌可以带动身体,而身体跳动起来也是可以带动情绪的。不开心的时候,强行把嘴角上扬,也是可以让心情好那么一些的。 工作就是工作 所谓效率,不过是追求更短的时间完成相同工作量的事情。 而完成之后所剩下的时间,你就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 写文章吖 * 做更多的工作吖 * 休息吖 * 锻炼身体吖 总之,工作就是工作,快速完成工作需要效率,但目的也是为了享受工作完成之后的生活。如果能够快速完成工作,但是在那之后却依旧在工作,没有做更有价值的事情,那又有何用? 现在的中国节奏确实很快,好像一旦慢下去就要背负罪恶感一样,因为总有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可能在国外或者中年人会不太一样,完成工作之余,便是放下工作享受生活。不追求加班,也不刻意追求完成工作的效率,在固定的时间里完成该完成的工作就好。 但至少,这不该是我们年轻人的状态,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年纪,现在不努力,现在不奋力奔跑,那又要在什么时候才开始努力呢? 压力和负担 甚至于,这里会引发出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年轻人要努力
吕立青

个人知识管理:知识的三种形态

知乎上对于 PKM 的话题描述: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 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进行着个人知识管理(PKM),从学生时代上课记笔记到现如今四处 Google 搜寻资料,准备 Presentation,都是在一步一步将接收的信息转化为内化的知识。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可以说从未像如此一般廉价,但是再好的知识若是对个人没有产生价值的话,那也只不过是一种信息噪音而已。而对于 Knowledge 的认识,个人倾向于将其分为三种: 1. 已内化的「知识」:由内而外地可以随时随地向他人展现的东西,已经深入学习过的并且能够不依赖外部任何工具就能实现,比如写作、专业技能、情绪管理、思维方式等等。 2. 可整理的「资料」:通过整理后所产出的可文本存储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整理这一步。例如我收藏下来的文章和自己所写作的内容,以文本的方式保存在电脑中,通过 Git + Cloud + Markdown + Editor 完美得达到记录、备份以及分享的目的。 3. 不可控的原始「材料」
吕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