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知识管理:写作动机与分享的价值影响

2016年11月19日

从关注输入端到开始注重输出端

曾几何时 🙂,我一直关注的是如何将互联网上广阔繁杂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一再讨论的都是如何更有成效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当中。可以说在知识管理输入端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比较完善的解答,比如如何更有效得搜索到想要的信息,或者是想要的资源如书籍 PDF 等等;当然也能够比较高效得收纳所获取到的重要信息,其实就用 Diigo 进行标注、加标签、以及分类整理。

那么自然而然地,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将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一方面需要重新建立起属于自己个人的知识体系,那与此同时,当然也可以将其输出到即反哺到整个互联网当中去。比较有意思的,或者是说想去做的几个点:第一个便是自动化脚本,将自己的输出能够最大化地扩散到互联网当中,并且能够分析出影响力的大小,比如说统计一下这篇文章在某个平台的阅读量和收藏量等等。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可以对所写的一系列文章进行一个数据总结分析,观察哪一些文章的点击量比较高,或者是哪些文章的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比较高。

走神:用上了讯飞语音输入法,冷不丁地,或者是一不小心地,就写起了长文。

写作的动机与价值

那么接下来需要讨论的就是,如何更加高效地写作,将已有的知识分享出去并且实现价值最大化。

自从入职以来,或者是入职前培训以来,我已经创造了每个月必有一篇博客发布的记录,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其他地方也有所记录,比如说知乎回答,或者是日记和一些私人的笔记,这些东西都伴随着个人的成长而沉淀下来。就像当初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一个人还没有资本的时候,为什么要忙着去社交呢?在你没有足够的资本的时候,你如何给他人带来价值,与此同时当对方从你的身上得不到任何利益的时候,他又为什么要把你作为朋友呢?但是现在随着自己的积累越来越多,我也能够有一定的资本去跟他人探讨一些问题,也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有所付出。

如果说以前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有资本的人,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更快、更好、更恰当地输出已有的资本。说服力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如何在与他人沟通时使他人信服,或者是如何通过一篇文章清晰地阐述一个话题、讲明白一个道理。

也许很多模式可以参考,比如说 5W2H 分析法,或者是参照书籍的目录,就可以直接获得比较完整的大局观。再或者,将自己所收纳的标注片段整理成文,这其实就是最高效的最快速的一种写作方式。知识有散有全,当你把散落在四处的知识都整理到一块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伟大的创作。就比如说 iPhone,乔布斯并没有发明任何新技术,只是将各种新兴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就诞生了影响我们周遭生活的一个伟大颠覆。

这篇文章探讨的就是如何将输入的知识整理成体系,然后更加高效快速地进行输出。这样的一个闭环系统,当然会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牢固,而与此同时也是对互联网开放精神的一个传承,她赋予了我们这么多美妙的知识,准确来说是获取知识的「机会」,那我们当然也应该有所回馈。

目前写作的最佳套路

走神:我就这样围着小区转了一圈,从后门走到了前门,然后这篇文章就已经写了这么多了,让我深表欣慰,回去再稍微删删改改,大概就是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了。

也许在今后,这就是我集休息和写作于一体的一种方式,性价比超高,我可以一边走路一边放松,而与此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满脑袋的思绪有所安放

的确,如何写一篇文章是有学问的,我相信也有很多书可以覆盖这方面的套路。就像《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经久不衰的关于阅读的书,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完,但是我相信如同阅读关于写作的书也会自然而然层出不穷地被我发现。

就目前来说,自己的套路往往都是想到哪写到哪,往往都会写得很长却找不到主干。就拿技术文章来说,其实原创的内容反而很少很少,总是不知道如何下笔。其实翻译的文章也很多,自己就会发现这些文章比自己用中文写出来的文章都要有结构得多。所以以后看文章的时候,也要多学学套路,看看人家是怎么讲述一个话题的,并且如何把它讲得透彻和浅显易懂。

走神:我就这样坐在小区里的长凳上,听着好像是蟋蟀的蟋蟀声,但这可是冬天啊!然后就发现自己也写不出什么文艺的文字,连这种偏理性和逻辑性的文章,也没办法很好地产出。技术啊技术,工程呀工程,是不是让我变得更加木讷更加没有逻辑了呢,成天就靠复制粘贴和那不断尝试的耐心来一点一点完成任务

写作所引发的深层级思考

有些东西学到了就是学到了,但是当你没有自己的思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些东西其实并不是你自己的。可能你跟人家的想法是一样的,但别人其实发现得比你早得多。如果你跟别人的想法不太一样,那有可能是不是因为你自己错了呢?作为国人,英语还比较好的国人,其实也不过是在 follow 英语环境下的最新技术产出。你的英语好,当然就能解决更快地解决这些问题,也能够获得更新的观念,但终究好像还是其他人的。

远远不至于就可以得意忘形了吧,最佳实践往往都来自于经验,当你比较晚得进入某个领域,自然就得跟随别人的实践理论和总结。所以呢?你也必须在自己的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从而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只是看上几篇文章,发现新的观念然后把它翻译出来或者用中文总结出来,就好像是自己的东西了一样。

很明显的就是,对比一下自己关于知识管理/效率提升跟技术写作方面的文章,这两者很明显得就有比较大的区别,一个是自己亲身实践不断改善的结果,而另外一个只是 follow 别人的实践最后自己稍微总结一下而已,思考深度远远不及前者。

渐进式的知识管理

所谓渐进式,其实就是想营造这样一个观念,即知识管理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和节奏。就像敏捷开发一样,一点一点完成这属于自己的产品,自我成长本身就像是经营者一件伟大的事业,一场一生一次且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事业。成长就像开发一样,怎么样做得更好、更高效以及更加有质量,这就是本文所想探讨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会有不断改进的地方,就像曾经尝试过的种种方式和软件工具,有可能一开始就选择正确,也有可能误入了歪门邪道而又重新醒悟。但是终究,我们都是勇往直前、拥抱变化的那个人,不论学习的内容如何,一直都会坚持到底。

于我而言,早已写过太多知识管理这方面的文章,但是却依然向前,不管改变与完善。毕竟知识无穷无尽,活到老、学到老就是了,又何必太纠结于方法的高效与否,吸收了多少知识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反而是自己可以给这个世界留下多少为人所用的知识呢?


本文总阅读量

期待您的分享与讨论: